土地调控“从严从紧”大调查拉开新年严控大幕

21世纪不动产武汉区域分部 (http://www.c21wuhan.com.cn发表时间:2005-2-19 11:05:33

    近期,国土资源部发布了《2005年工作要点》,《要点》中对建设用地供应政策采用了“从严从紧”四个字。“严”字贯穿于《要点》始末,在全文中出现不下20次。
  同时,该文件还称,今年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纳入省长考核指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控制力度比2004年还大,期望2005年宏观调控有所放松的人士要大失所望了。
  【开展土地调查】
  2005年一开始,不少人士觉得,在经历过一年半的宏观调控后,今年的土地政策可能会相对放松一些,但国土资源部的一纸紧急通知打破了这些想法。
  年初,国务院就决定在今年对全国存量土地进行资源调查。目前,国土资源部已将调查工作以《紧急通知》的方式下达给基层,并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期,到2005年3月前查清城镇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地的情况。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土地“家底”调查。
  1月27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目前全国多数地区已经开始了清查工作,但也有个别地区尚未动作;此外,相关部门还将进一步研究从土地的价格机制上鼓励各地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其实,新年伊始的大调查不止是一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行动,而是拉开了2005年土地严控的帷幕。近期,国土资源部发布了《2005年工作要点》,《要点》中对建设用地供应政策采用了“从严从紧”四个字。
  “严”字贯穿于《要点》始末,在全文中出现不下20次。
  【实行首长负责制】
  在1月公布的国土资源部《2005年工作要点》中表示,今年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纳入省长考核指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这也是近年来,第一次如此明确地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与省长考核指标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增加GDP和税收收入,大搞各类开发区,竞相压低地价甚至搞零地价出让,不少政府部门不仅没有地租收入还要倒贴钱,这种现象在各类开发区尤为突出。造成的结果就是,因为开发区过多过滥造成大量土地无人问津,闲置浪费。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地方政府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又片面追求高收入,大幅批租土地,“寅吃卯粮”。结果是提高投资门槛,增加经营风险,并促使利益集团进一步打起了农民耕地的主意。
  2004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正式发布,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及业界强烈关注,并被统称为“28号文”的《决定》,“28号文”中明确规定“调控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权力和责任在中央,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权力和利益在地方”。这样就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责任划分得很清楚,集中强调了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耕地、节约合理利用土地的责任。
  国土资源部的有关工作人员解释说,正是基于对“28号文”的理解,国土部此次明确了“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与目前正在各地推行的“垂直管理”并不矛盾。垂直管理标志着在区县一级土地审批权的上移,但在省一级,将由省长起到主导作用。
  【鼓励土地集约利用】
  近些年来国土资源部一直在强调严格执行供地政策,2003年全国共撤消3763个开发区;2004年又清查了81000多个新上项目的用地,清理出违法占用土地项目7184个,对停建、暂停并限期整改及取消立项的7077个项目分别采取了停止办理用地手续、停止后续供地、停止发放土地证、收回土地等处置措施。
  国土资源部的工作人员表示,2005年,土地方面的新政策带有很强的延续性,将继续近几年的政策方向。
  在1月17日召开的“中国土地市场年会”上,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的副司长束克欣在大会发言中称,现行政策重点就是要严管土地。从全局利益来讲,必须要对土地实行总量控制,每年占用农地必须控制在计划指标范围内,要对各行各业使用土地进行定标控制,目前已经制定的21个行业、23个指标还要进行修改完善。
  《2005年工作要点》中也强调,在2005年要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研究制定鼓励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建设用地预审、审批和供地时都必须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投资强度指标。
  【深化土地储备制】
  2004年,国土资源部工作的一大着力点就是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一年下来,在问题上成效显著。2005年,该项工作将继续深化下去。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在近日召开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座谈会”上表示,近年来,土地收购储备在土地市场的建设作用日益突出。一是增强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二是推进了存量土地的盘活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三是为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主动供地创造了良好条件。四是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和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
  目前,储备土地已经成为各地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土地的主要来源。由此,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还为国企改革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据统计,全国目前有土地收购储备机构1700余家,累计收购土地总面积超过230万亩,投入收购土地总费用达1965亿元。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使64万亩“生地”变为“熟地”,投入开发整理总费用741亿元。
  贠小苏表示,各地的土地收购储备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下一步要进一步培育市场,加强调控监督,促进土地收购储备整理出让工作健康发展。土地供应不可能走垄断的道路,目前,只能走而且必须走政府集中统一管理下的、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与强化宏观调控功能相结合的道路。

来自:京华时报(Click:91)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发布之消息及其任何组成部分,未经同意不得再造 、抄袭,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关闭窗口 ]
每家加盟店独立拥有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