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意识的增强,从买房为居住到买房为投资,购房者的目的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在购房投资的前提下,买住宅还是买商铺,投资者有理由选择更多的回报。
";珠江骏景";南国风情街招商当天,42个商铺吸引了680个投资人前来竞争,仅仅40分钟就售出40个商铺,平均1分钟售出1个商铺;";世纪城";地下不夜城,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不到100天销售一空; ";怡景园";老番街招商的消息传出后,投资客连夜排队拿号等待认购。一些业内专家断言:";商铺投资,下一个房地产经济热点";!
在小区里开商铺,说白了就是向小区居民出售商品和提供服务,";街坊邻居的钱好赚吗";记者就对一些小区商铺进行了调查。
位于顺义区的双裕花园北区某户居民,本来买的一套位于一楼的三居室,后来家里的人不多,就试着将客厅改作便利店,卖一些柴米油盐什么的。没想到生意好得很,附近十几栋楼的居民都来这里买东西,每天的营业额能到一千元左右,为了扩大商品的种类,他们将两个比较大的卧室也拿出来摆放货柜架,原来的卫生间用来作仓库。
由于该小区在规划开发时没有考虑到商业网点的问题,业主想买东西要走很远的路,这就给这户在小区里开便利店的业主带来了商机,在这家人开店之后的几个月里,又有两家在自家窗口做起了生意。
上面这个例子只能代表业主自发的经营行为,那末,开发商在规划住宅小区的时候,也应该适当地给商业用房留有一些比例,这本来就是经营之道,商业用房与商品房可以互相抬升投资价值,在投资回报上互相依托。开发商可以对整个住宅底商进行有条理的规划,将住宅底商规划得更加符合客户的需求。
一般来说,并不是什么店都可以在小区里开张的,便利店、美容美发店、洗衣店、水站是社区商业的主角,因为他们为业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方便。也有在小区里开餐厅的,但是作用和效果值得探讨,因为为了追求营业额,餐厅需要向更多的客户开放,这就与小区物业管理的原则相悖,另外,政府也对餐饮等几种扰民的经营项目作出了限制,投资者不能盲目上马。
据记者调查,对投资者来说,那种40-120平方米的商铺经营风险小收回投资较快,由于面积的限制,经营者一般不会投入大量资金,并且转型方便,";船小好调头";,可以随时调整经营方针。亏损的一般都是那种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店铺,由于面积大,投资就大,加上定位不好,现有的收入很难维持开支。
谈到社区商铺的经营特点,可以说用诚信二字就可以概括。首先,经营者在选择经营类别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寻找真正为业主提供方便项目;其次,几乎所有的社区商铺都指望着回头客带来财源,另外,买卖双方的信任程度相当高,彼此之间都知道谁也跑不了,所以业主在回家的时候带两瓶啤酒当时不给钱,决不会有人追着你要。旺先生住在";方舟苑";小区某栋楼的17层,他谈到对楼下便利店的感受时说,他买生活用品一般都在便利店买,一个电话人家就把东西送上来了。
望京燕莎超市与他们的小区虽然近在咫尺,除非某一天特别有购物逛商场的欲望,一般不会去。他承认便利店吸引他是由于电话送货和诚信交易,是另外一种消费心理的满足。
位于电视塔之邻的颐源居把翠微超市请进小区,把位于会所首层的位置交给商店经营,虽然开发商与商场是租赁关系,但是由此解决了购物方便与购物感受的矛盾,既有便利店的便利,又有超市的服务质量。
随住宅市场的火爆而带动的对住宅底商的投资热情已有目共睹,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使自家项目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各开发商均使出浑身解数以各种方式吸引投资者目光。
到现在为止,一般居民购买底商用于社区商业的,还没有亏损的纪录。由此得出结论,投资住宅底商的风险很小。这是由于新建楼盘多处于成熟区域,已有一段时期的附近客源积累,楼盘入住后,面积只占社区很小部分比例的住宅底商,拥有稳定的社区客源。 另外,住宅底商的投资回报高。据统计数据,投资住宅的回报率为10%左右,而投资住宅底商的回报率则高达15%至17%,投资购买商铺大约6至10年即可收回成本。 |